1. 婚姻家庭系列:公众号后台回复“婚姻”
2. 真实因果案例:公众号后台回复“因果”
3. 不离连载系列:公众号后台回复“不离”
4. 心经连载系列:公众号后台回复“心经”
5. 能断金刚经系列 : 后台回复“金刚经”
小编之音:
过年将近,传统中国人正启动着一场声势浩大的迁徙——回家。
不过,近年来,对很多人来说,回家越来越不是一件“轻装上路”的事了。他们担心带给父母的礼物不够贵重,攒下的红包钱不够多,更不敢两手空空回家。
而过年期间,亲朋间相互走动,言谈中又不免听到这样的话语:谁的儿子买了什么名牌车、谁的女儿嫁了金龟婿……我们往往担心自己的成就太小,为原本愉快的相聚而苦恼。
原本这个象征喜庆的节日,渐渐开始变得物质,礼物变成了衡量“孝心”、衡量“有没有出息”的工具。
而这一切的背后,到底是什么在推动着?来听,索达吉堪布怎么说。
作者丨索达吉堪布
一、金钱的本质
今天与大家分享的,是探索金钱的本质与利弊。
这分三个方面:首先,要瞭解金钱的本质是什麽;其次,要懂得没有善用钱财的弊端是什麽;最后,要了知用好钱财的功德是什麽。
不善不恶 不美不丑 不即不离
人们常说:钱不是万能,但离开了钱万万不能。
大家都知道,没有钱什麽都不行,尤其是在大城市裡面,打电话、走路、吃饭、睡觉等都要依靠它,没有它生活就无法正常运行。虽然钱在生活中不可缺少,但也不是万能的。
如果我们对金钱的本质进行观察,的确也没有任何实质,虽然在未经观察时相当吸引人,人们也极其向往,但它却是虚幻不实的有为法,就像人们特别喜欢的美丽水泡一样。
因此,从本质上讲,金钱是中性的,既不是善也不是恶,既不是美也不是丑,是这样一种本体。
在唐朝的时候,有一位政治家、文学家叫张说,他有一篇不到两百字的《钱本草》,裡面以草药的比喻说明:钱财既不是好的东西,也不是不好的东西,如果人们用好了,就像草药一样可以治病,如果用不好,它就变成毒,会伤害性命。
所以,从世间的角度来看,钱财也并不是有些人所讲的那样——非常了不起。
可能有人认为:虽然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讲,可以这样分析,但从现代科学和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也不一定是这样。实际并非如此,因为在经济学家眼裡,钱财的性质也有所不同。
以前,著名经济学家威尔逊这样说过:“热爱金钱吧!它能给人们带来欢乐,带来幸福,带来希望!”
而另外一位非常出名的经济学家哈克却说:“钱的丑恶就在于它能把人们引向深渊,引向地狱,引向罪恶。”所以我想,从经济学等世间科学的层面来分析,也并不能认为钱财真正有非常大的功德,但也并不是真正具有罪恶的本性。
躬行中道 不堕两边
作为修行人,也不能特别极端。为什么这麽讲呢?因为有些人在学了佛以后,对钱财、生活等都没有任何兴趣。
当然,若有修行的境界,这也是正常的。因为修行是让我们获得解脱的妙药,谁真正法融入心,他就会看破、放下,而获得心灵的解脱、自在,这是必然的规律。但是在座的修行人,以及将来的修行人,也要用智慧好好分析自己的境界。
华智仁波切在相关教言书中讲:偶尔的出离心是不稳固的。
比如,今天遇到一位上师听了一堂课,马上把家裡的所有事情全部放下来,急急忙忙下决心要出家,这是不明智的。佛教要求再三观察,古今中外的很多高僧大德都是这样做的,一个人要出家,要观察好多年、好几个月,因为只有心里真正产生出离心时才可以。
总之,不管是从世间生活的角度,还是从出世间修行的角度,对钱财的本性都需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二、没有善用钱财的弊端
若无智慧 则易被钱财束缚
大家都知道,如果钱财没有用好,就会带来诸多即生和来世的不利。正因为是这样,在许多佛教经论中,才宣说了钱财的种种过患。比如,华智仁波切说:有一条茶叶就会有一条茶叶的痛苦,有一匹马就会有一匹马的痛苦。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就是因为拥有很多人民币或美金,晚上睡都睡不著;而有的在钱财越来越多时,造的业也更加可怕。
心灵空虚与两极分化日益严重
以前经济没有像现在这样发展时,很多人的心情都比较平静、安宁、快乐。
现在人们虽然表面上看来穿得相当鲜艳、时髦,生活资具样样齐全,但内心却有很多痛苦。
而且,现代社会两极分化日益严重,有钱的人挥金如土、一掷千金,好像他们已经忘记了身边还有许多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贫苦人存在一样。
我看到一个报道说:去年过年的时候,东北游客到海南三亚包下别墅总统院过除夕,一晚上就花了13万元人民币。当时很多媒体都报道过。还有一家有八口人,都住在四星级宾馆裡面,每晚每间房都要花七千元,从腊月二十九到正月初六一个礼拜的时间,一家人光房费就要花将近20万元人民币。其实,这样乱花钱是很不好的。
刚才有道友说:“以前自己没学佛时特别浪费钱财,自从学佛以后,自己的人生和生活就有了很大的改变。”
大家都知道,我们这个社会贫富差距相当悬殊。
有些人拼命地花钱,根本没有节俭的观念;而有些人连饭都吃不饱,衣服都穿不暖,书都读不起,生活处于特别艰难的状态。但是,人们根本不知道互相帮助,这是为什麽呢?主要原因就是金钱观念没有理顺。
因为他们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有了钱以后自己花,根本没有想到社会或身边的穷苦人。所以在有了钱之后,就开始自己享用,并没有用在该用的地方。我觉得,这就是当今社会的悲哀。
修学大乘佛法的修行人,所以一定要通过智慧来观察、分析,看金钱对整个社会、人们的相续以及自己的内心,到底带来了什麽样的丑恶、罪恶、烦恼和痛苦。
否则,在这个社会中,就会白天晚上不择手段,非常盲目、忙碌地追逐著金钱。人生只有几十年,若不好好用在学习佛法上,难道金钱就能给我们带来今生、来世的幸福吗?
答案是否定的。
我记得,莎士比亚在一本书中,用非常刻薄的语言呵斥金钱的不良之处:“金子!黄黄的、发光的,宝贵的金子!只这一点点儿,就可以使黑的变成白的,丑的变成美的,错的变成对的,卑贱变成尊贵,老人变成少年,懦夫变成勇士。”
可见,金钱能使整个社会处于混乱的状态。这一点,从当今社会腐败分子的卑劣行径中,就完全能明白。
所以大家一定要清楚,金钱对自己的修行、对自己的家庭、对整个人类带来了什麽样的负面影响。
比如,没有钱的时候,一家人团结和合,而有了钱以后,家裡就开始发生冷战、热战,始终处于不和谐的状态,最终导致分裂。为什麽以前家庭快乐、幸福、温暖,而后来却不团结、不和睦了呢?主要因素就在于金钱。
贪执钱财 必定堕落
对修行人来讲,若一直积累财富,临死的时候心裡就会惦记它;若死不瞑目,就没办法往生。所以,在戒律以及修行窍诀裡面都要求,在临终前应把所有财物全部供养给寺院,或留给亲人,这样自己就不会贪执。即使不能处理,眼前也最好不要放很多财物,心裡也不要挂碍。
可能在座的各位都记得,在《极乐愿文大疏》中讲:一位比丘因为贪执自己的钵盂,死后就在钵盂中变成一条毒蛇;一个孩子因为贪执石簧,死后就变成了一条石簧蛇;一位施主因为贪执七个金瓶,死后就变成一条毒蛇守护著那些金瓶。
而我们总有一天会面对可怕的死亡,所以现在就应该想:金钱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我不应该贪执它。
可能有人认为:没有钱财的人不一定会贪,有钱财的人才特别贪执。其实,每个人的情况不同,没有钱财的人也会对个别所爱物产生极大的执著。所以,不管是大人物还是小人物,对钱财都要有正确的认识,这样修行才会成功,因为都要面对人生中特别恐怖的死亡之苦。
三.用好钱财的功德
积财有方 用财有术
如果我们把金钱用好,就会产生相应的功德,这个功德每个人都可以得到。
因此,学佛人一味看破金钱也没有必要。作为在家人,通过正当途径积累一些财富也是允许的。
佛陀在《杂阿含经》和《善生子经》当中都说:金钱可以分为四份,第一份作衣食用,第二份和第三份作投资营利用,第四份作储蓄应急用。可见,佛教并不要求所有农业、商业、工业,乃至正常的生活全部停止。所以,广大在家学佛人也不用害怕。
话说回来,在财产这个问题上,佛陀并没有让我们将所有财产或财富全部抛弃,因为我们不可能像蚯蚓一样,天天吃土就可以了。尤其作为在家人,若不赚钱养家糊口,生活就没办法过下去。
知足少欲 积功累德
因此,作为修行人,对钱财应该一分为二地看待。如果我们能把它用上,就可以积累许多功德。比如我有一百块钱,如果用来买酥油供灯,并在佛前发清淨愿,就会像我等大师释迦牟尼佛在燃灯佛前供养发愿一样,终会获得如来的果位。
虽然这一百块钱对生活在城市裡的人来讲,不算什麽,但的确能在阿赖耶上种下对生生世世都有无比意义和价值的金刚种子。
如果把这一百块钱买一些活的旁生,跟狐朋狗友一起吃了,或做一些坏事,那这一百块钱乃至今生来世都害了我们。
所以,对金钱也不能当作上帝那样来崇拜。在法国著名作家小仲马的《茶花女》裡面,有一句话说:“钱财是好奴僕、坏主人。”
虽然这是世间的语言,但与佛教所讲的内容却是相同的。如果我们把它当作奴隶,就可以用钱来买适当的饮食、衣服等,而过一个平平淡淡的生活;如果把它作为主人,自己成为钱财的奴隶,那就特别痛苦。
但现在很多人都成了金钱的奴隶,形势已经成了这样。若不变成奴隶就跟不上时代,因为不买房子不行,人人都有房子;不买轿车不行,人人都有轿车。所以,为了房子、轿车,一直需要打工挣钱。甚至有些人一辈子都还不完,心裡产生许多痛苦。因此,看到大城市裡的生活,我就特别羡慕寂静的地方,因为过寂静的生活,很多城市的烦恼都没有。但也没办法,社会已经变成了这样,逐渐人们就会对金钱产生极大的贪执,继而带来许多方面的不利,尤其对修行不利。
微笑,随缘
大家都应该认识金钱的利益和弊端,每一个人不一定要很富裕,但要有正确的金钱观念,不要特别耽著,应该随缘,这样心裡就不会有痛苦。
总之,钱财能给人们带来痛苦,也能带来快乐,大家要认识它的本质,并随缘对待。
最后我以一句话来作结尾:
微笑是无边的美丽,知足是无尽的财富。
敬摘录 索达吉堪布 哈佛大学演讲
1. 婚姻家庭系列:公众号后台回复“婚姻”
2. 真实因果案例:公众号后台回复“因果”
3. 不离连载系列:公众号后台回复“不离”
4. 心经连载系列:公众号后台回复“心经”
5. 能断金刚经系列 : 后台回复“金刚经”